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篇《论意象》,专门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意象(imagery)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所谓意象,即使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2] 关于意象问题的讨论中国古则有之。《周易·系辞上》从哲学的角度谈到了意与象的关系:“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后来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章对意与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透彻的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
...
...
...
...
...
由炼金术师带领的小队为了阻止义人之石的出现而踏上旅程。拯救世界?哦不,那个魔法师只想独吞义人之石的组成部分贤者之石而已那个武僧只想给神教找麻烦而已至于那个炼金术师,保佑他不是自己想成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