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节隐忍的心态
banner"
>
一、隐忍的内涵
中国人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争斗,大概是出于无所顾忌的宣泄。
但是,在认识的人中间,值得顾忌的内容就太多了。
考虑到各种利害关系,“忍让”
成为人们通用的交往准则。
面对着争斗的普遍性,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避免争斗的价值定向,那就是忍。
隐忍是与迁就相类似的一种行为,这是“为和而和”
的一种更消极的表现。
忍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压抑、自我克制、自我剥夺或自我放弃。
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忍让是指为了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克制住内心的冲动,而且放弃掉对个人目标的追求。
这类心态形成的和谐关系仅止于表面,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埋怨,甚至潜伏了极端的不和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