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教育资源配置
banner"
>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40年,这40年里我们经历了从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不得不实行“人民教育人民办”
的方针政策,到2012年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占GDP总量达到4%的标准,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在“后4%时代”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已经基本充足,但是对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
1978年,本森(Benson)研究讨论了一项“好的”
教育资源配置应具备的条件:其一,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教育投入是否有效;其二,对教育服务的供给是否充足;其三,公共教育投入是否保障了教育公平。
1991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HenryM.Levin)则基于本森的研究,将教育资源配置的评判标准进一步细化为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性、使用的效率性及公平性。
可见,在“后4%时代”
,我们在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最应该关注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和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看资源配置的结果能否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二是看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在既定投入的情况下,能否实现产出最大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作为盗墓贼的儿子,他没想到,第一次挖坟掘墓,刨的却是他爸的坟,然而是一座空坟。女真疑冢,苗疆禁地,古辽迷雾,绝壁雪山他一路追寻父亲的足迹,却深陷进萦绕千年的危险迷团。每个人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