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3章
孙翊心中充斥着不平与怨恨,将这小小的疏漏,视作了一种无言的对抗。
但孙翊并不知道,这个因他的私心而留下的疏漏,那对侥幸存活的叔侄,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带来怎样的波澜。
安陆会盟的成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原本暗流汹涌的江夏政局,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刘琦以刘表嫡子、新任江夏之主的名义,稳住了最大的地头蛇黄家,又借黄家的归附之势,顺势将江北诸多观望的世家豪族、黄祖旧部初步凝聚起来。
连日来,安陆城内宾主尽欢(至少表面如此),刘琦忙于接见各方代表,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联盟,与诸葛亮、庞统商议着如何将“屯田固本、编练乡勇”
的方略落到实处。
然而,就在会盟结束后第三日的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安陆短暂的平静。
衙署内刘琦与诸葛亮,庞统商议军务之际,门外的亲兵引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快步走入。
“主公,沙羡陈应派来信使,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刘琦抬首:“讲。”
信使气喘吁吁,脸色因激动和疲惫而涨红,“五日前....我军在江南岸巡哨时,截获了两名自称从夏口逃出的江东兵卒!”
“陈校尉已初步讯问,觉此事关系重大,不敢专决,特命小人火速送回,并言....言此二人供称,夏口城内似有巨变!
刘琦眉头一挑,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关于屯田区域的竹简:“哦?巨变?”
“你且细细说来。”
诸葛亮和庞统也停下了交谈,目光聚焦过来。
信使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急奔后的喘息,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那二人....那二人言道,近日孙策憩室守卫异常森严,是以军中流言四起,皆因...皆因他们的主公,吴侯孙策...”
信使顿了顿“箭疮崩裂,高烧数日,已于五日前,在夏口衙署内....薨了!”
“如今是孙策之弟,孙权接掌江东大位,但孙权秘不发丧,已经派其弟孙翊与老臣张昭,带着三百亲卫,伪装成粮队,护送孙伯符的灵柩悄悄返回江东去了!”
“算起来,灵柩队伍出发....至少已有四五日了!”
信使此言一出,厅内霎时一静。
刘琦听完,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露出了极度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神情。
“什么?孙伯符......死了?!”
刘琦脸上的满是震惊之色猛地从席上站起,动作之大,险些带翻了面前的案几。
案上的茶盏摇晃,溅出的水渍浸湿了摊开的江夏舆图一角,但刘琦却浑然未觉。
孙策死亡的这个消息实在太过让人震惊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