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疑似
banner"
>
三曰: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歧道而哭之。
周宅酆、镐,近戎人。
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至於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
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
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
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
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
是必夫奇鬼也!
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
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於其人也。
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於泽而问牧童,入於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
夫人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