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农政全书》
banner"
>
《农政全书》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
徐光启自幼好学,经行万里,广咨博讯,20岁考取秀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中进士。
崇祯五年(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
《农政全书》写于1625—1628年。
徐光启写作此书时尚未确定书名,暂称为《农书》或《种艺书》。
这本书的酝酿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但到这时才系统地进行增补、审订、批点、编排等工作。
编写成稿后,没有立即付刻。
这部农书由其弟子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刻板付印,定名为《农政全书》,这时,徐光启已经离世6年了。
《农政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
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
《农政全书》包含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术知识等等,不仅是17世纪以前中国农学的总结,而且还介绍了一些外来的农业知识。
《农政全书》是在对前人的农书和有关农业的文献进行系统摘编译述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撰写而成的,全书征引的文献达200多种,可谓“杂采众家”
。
《农政全书》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而农政思想占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
徐光启的农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方法来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要重视备荒、救荒等荒政;在农业技术方面,破除了中国古代农学中的“唯风土论”
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南方的旱作技术;推广甘薯种植,总结栽培经验;总结蝗虫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治蝗的方法。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长期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晶。
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倾其毕生精力钻研农业科学。
《农政全书》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农业科学史中最完备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八千年,像是一场虚幻,我一直等待着归来的那一天,八千年了,我终于回来了,我归来时,城若阻我,我便拆了那城,神若拦我,我便杀了那神,曾经,我没有能力保护身边...
落难兵王唐枫回到都市,机缘巧合之下和美女总裁签订契约,成为豪门赘婿。被绝美总裁老婆嫌弃,是美艳丈母娘的眼中钉,更是俏丽小姨视作窝囊废的姐夫!为了查清背叛自己的人到底是谁,更为了捍卫男人的尊严,一身恐怖实力失而复得的唐枫决定强势反击!且看超级兵王唐枫如何横行于美女如云的豪门大集团,如何从一个人人不待见的哑巴窝囊废,成长为商业大亨,乃至登顶世界之巅的绝世枭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