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五以现代理解梳理古代文献(第1页)

五、以现代理解梳理古代文献

banner"

>

《中国社会科学报》:刚才您已经从多方面谈到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问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有关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情况?

瞿林东:谈到史学理论,首先要从我的专业中国史学史研究谈起。

作中国史学史研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断代作为基础或专长,我的基础是唐代史学。

我的老师白寿彝先生曾写过一本截止到唐初的教材,叫作《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接着往下完成老师的研究。

《唐代史学论稿》是我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这本书出版后,我就开始往纵向发展。

1999年《中国史学史纲》一书出版,当深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时候,理论问题便无法回避。

所以总的来说,我是在向“通”

的方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理论的层面。

相对来说,人们没有像否认历史理论那样过分地否认史学理论,因为在中国史学上有几本讲史学理论的书。

一本是唐朝史学家刘知幾写的《史通》,还有一本是清朝史学家章学诚写的《文史通义》,加上近代以来又有梁启超的《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著作理论性比较强,人们不好否定。

但是,仅有几个“点”

,还不足以显示史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前面提到1992年我发表的那篇文章,就是力图勾画出这个脉络。

1995年起,我负责主编《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史分典》的工作,就把自己积累的看法运用上去了。

同时,我还认为只讲史学史不全面,也应加入有关的理论,时任总主编的任继愈先生也表示了同意。

当时,编这个典没有任何参考,特别是要按照现在对历史学的理解对古代的文献进行分类,这在以前是没有做过的。

所以当时我把这个分典分为三个大的部类: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史学史。

而关于史学理论,我又将它分为四大类:即史学功用、史学方法、史学批评和史家修养,每个大类又有若干小类。

《中华大典》里包含了许多原始资料,每条资料都有一个标目。

中国史学要实现更大的发展,理论研究真的需要一点勇气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佣兵之王携美霸都市。是龙,终要翱翔于九天之上,携风云之势,一路高歌猛进,混的风生水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