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璇二十一年,隆冬。
郢州死了个前朝余孽元寄雪。
传闻几年来,他将二十多年前,带头歼灭少虞国的几位仙师长老赶尽杀绝,只为报灭国之恨。
最开始也有人替他说话,都是与元寄雪一辈的年轻人,识人不清。
但随着其手段愈发狠辣,斩臂、刎颈、断首,无不令人胆寒,那些辩驳的声音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大家终于一致认同,此子所作所为,可谓恶贯满盈、人神共愤!
除此以外,又有人翻出他烧毁紫云幡,放出归墟三十万怨灵为祸苍生的旧账。
以崖山十二宗为首,整个江湖武林在其手下损兵折将,纷纷视之为仇。
就是这么个令仙门恨不能杀之后快的人物,最后竟坠亡于弱水河畔一个无名小楼前。
猖狂一世,寥寥收场。
但比起自戕,众人更愿意相信,是某位隐世高人不忍人间生灵涂炭,出手降服罪人。
至于是哪个高人,民间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当年少虞国末年时横空出世的竹林七侠。
就有人反驳道:“竹林七侠为首两位就是元寄雪的亲爹亲娘,难保那剩下五个与之不是一丘之貉!”
还有的说,是四年前千师盟会上夺得魁首的几位少侠。
又有人反驳道:“十位少侠死了四位,活着的怎知不是入了元寄雪的麾下,与他同流合污?!”
吵到后来,已成一桩奇谈。
不过流传最广、信众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版本:
元寄雪之师云衔山大义灭亲,将其推下高楼,而后闭门清修,以求赎清这孽徒的罪过。
人们说及此,总要先摇一摇头,再长叹一口气,然后不约而同道:“如此大叛逆者,怕是十辈子都赎不清造下的孽呦。”
不论真相如何,这种百折千回、英雄歧路的故事,人人都爱听。
可就算故事编的再荡气回肠,道理讲的再慷慨激昂,也总有听腻的一天,世事流水般过,江湖是个天才与庸人都络绎不绝的地方,等到新的英雄粉墨登场,新的故事,才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于是这个背负累累血债后离奇死亡的天才少年的故事,在几十个寒来暑往的冲刷下,如一卷古籍,哪怕有人无意翻开,也早已无法从磨损的字迹上找到当年的蛛丝马迹。
迄今,整整七十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