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蒂利希(第1页)

蒂利希

banner"

>

保罗·蒂利希(PaulTillich,1886—1965)出生于德国的勃兰登堡,1911年于布雷斯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隔年取得哈雷大学神学证书并被按立为路德宗的牧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意志帝国军队中担任军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先后在柏林大学、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神学和哲学。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蒂利希由于公开反对希特勒被迫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籍。

1933—1955年,他任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1955—196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2年至1965年逝世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蒂利希先后受过柏拉图主义、中世纪神秘主义、谢林、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最后转入存在主义的立场。

他善于把相反的立场联系起来让它们在保持自身存在时互相补充,他主要致力于对以下四个对立面进行沟通:基督教新正统主义和自由主义、新教主义和天主教主义、哲学和神学、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蒂利希认为宗教表达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对存在的焦虑做出的回应,而宗教语言是一种象征语言,它不仅指向终极者也参与在其中。

蒂利希的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他1951—1963年出版的三卷本的《系统神学》里,在其中蒂利希指出,神应该被视为一切存在之基础,是存在本身(beingitself),也是存在的能力所在,人只有参与在这一存在的基础中时才能领受我们自己的存在。

在“上帝之上的上帝”

一文中,蒂利希认为,存在的勇气启示了存在的本性,是一种克服否定的肯定。

非存在属于存在,与存在不可分离,存在必须被思想为对非存在的否定,离开非存在,存在只是僵硬的自我同一,没有内容,也没有启示。

非存在迫使存在动态地肯定自己,打破上帝的自我孤立,使他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上帝。

上帝的自我肯定是一种使有限存在的自我肯定成为可能的力量,这种存在的自我肯定就是存在的勇气,它表现在存在具有不顾非存在而肯定自我的特性里面。

“绝对信仰”

是对关于上帝的有神论观念的超越,其内容是“上帝之上的上帝”

,它敢于把彻底的怀疑纳入自身中,是存在的勇气的最终源泉。

绝对信仰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对任何存在说“是”

的勇气,是一切精神状态下活动着的运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佣兵之王携美霸都市。是龙,终要翱翔于九天之上,携风云之势,一路高歌猛进,混的风生水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