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西古今之间的政体问题
banner"
>
程志敏
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切都似乎进步得非常完善,很多问题好像都得到了完满的解决,于是,我们就很心满意足地把这些已经过时的问题束之高阁。
但这种“心满意足”
本质上不过是肤浅的自以为是,那些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有些恒提恒新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更何况,今人奢谈的所谓“进步”
,本身就值得怀疑——从卢梭的论文到施特劳斯的立场,无不表明我们在很多方面既然并没有什么进步,那就必须“回头”
。
[1]这种回归未必能够让我们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未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未必能够解决现实中急迫而困难的问题,如果我们仅带着“批判”
“怀疑”
“轻视”
,甚至“鄙薄”
的态度来看待古人,则更不可能有所斩获,但即便如此,“回头”
也是必要的——正如柏拉图《王制》卷七的洞穴喻所示,“回头”
乃是文明化的第一步(514b,515c),是走出洞穴、走向阳光的起点。
“回头”
未必有实质的意义,而不回头,则可能在盲目中快速奔向悬崖,并在不知不觉中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