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圆满周遍,觌体灵明”
——方以智的天道观
banner"
>
方以智说:“自古及今,无时不存,无处不有,即天也,即性也,即命也,即心也。”
[1]天道、性、命、心,同为一体,这就是他所说的“以上贯下,即无上下”
[2]的天人一本[3]的思想。
此体即是“仁”
,如他说:“知之所到,则性命交关总贯此处;精神所聚,则天地古今总归此眼。
圆满周遍,觌体灵明。
医言一身不觉处谓之不仁,总是一心,不必自解其非二也。”
[4]此“觌体”
是仁,亦是心,亲切醒人,由此接通天道与仁心。
在保证以“仁”
言道、言心、言性而不失为儒的同时,方以智对仁体“圆满周遍”
义的阐述,极富个性特色。
他很少直接就道体、仁心本身言“圆满周遍”
性,而是分别将体与万象抽象化为绝对的“一”
与相对的“二”
,再用“一在二中”
、“举一明三”
、“不落有无”
等“以数明理”
的方式,或以“全树全仁”
之喻,来著明此义。
这就是他所说的“善巧而理数之”
的鲜明特色与喻道方法。
其特有的思辨性和想象力将程伊川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义推向极致。
下面,先从天道说起。
[1]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7页。
[2]方以智说:“果能死心裂眦,知尊善之故乎,虽诚明知行,本末内外,络索而即当,以上贯下,即无上下,而存存由己矣。”
(见庞朴注释:《东西均·公符》,第106页。
)
[3]方以智说:“夫知人而不知天者,近乎愚。
知天而不知人者,近乎诬。
学者不知天人之一,奈何以此议圣人也。”
(见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31页。
)
[4]方以智:《一贯问答·问仁智》,庞朴注释,载《儒林》(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第275页。
(以下仅注篇名与页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