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海阔天空:上海历史教材沿革
banner"
>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各学校使用的历史教材种类颇为驳杂,除使用商务印书馆编印的教材或是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外,也有使用其他出版社的教材、自编自印的教材乃至不用教材的。
新中国成立后,原有各种教材被取缔,暂时以各种历史读物代用[1],1953年起,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各版统一教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开始出现地方自编教材[2]。
20世纪80年代上海仍使用统编教材,但应注意的是,1981年上海复兴中学宗震益先生编写的中外合编历史教材五册,开中外合编教材之先河[3]。
上海市正式编写教材以供全市使用,自1989年开始。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29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上海20世纪60年代的教材为近年发现的1961年版五年制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部分师生编写。
见聂幼犁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0年代的教材为1970年林德芳等编写的。
据林德芳回忆。
[3]《教材编写的新尝试——上海市复兴中学编写〈中外历史合编〉》,载《历史教学问题》,1982(3)。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作为盗墓贼的儿子,他没想到,第一次挖坟掘墓,刨的却是他爸的坟,然而是一座空坟。女真疑冢,苗疆禁地,古辽迷雾,绝壁雪山他一路追寻父亲的足迹,却深陷进萦绕千年的危险迷团。每个人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