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戒律五:要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banner"
>
即使孩子的学业成绩欠佳,父母也应全力鼓励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应该有勇气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因为最终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继续学习的信念。
我们文化中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缺乏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的认识。
我们习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习惯“做大事”
,取得“大成就”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
一件事情你还没尝试,有人就会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稍有点难度,马上想到的就是退缩;一件事情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很可能就会遭到挖苦与讽刺。
这些情况在家庭文化中都很严重,作为父母,改变自己就要从克制批评的欲望开始,从改变“正话反说”
的习惯开始,从改变自己的“不相信、不鼓励、不期待”
的习惯开始。
不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一个玻璃杯中有半杯水,在乐观者眼里,他会说:“咦!
杯里还有半杯水。”
在悲观者那里,他会说:“哎!
杯里怎么只有半杯水。”
前者带着惊讶的态度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后者缺乏感恩而表现出埋怨。
无独有偶,在父母那里,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我们总会听到,“怎么才考九十多分,而不是一百分”
,“你身上优点挺多,但是——但是,这些错误却应该‘怎样——怎样’”
,言之凿凿,大有把孩子“吃掉”
之势,却很少听见诸如“不错嘛,已经考了这么多,只需加把劲,便会更完美”
,“你做得不错,只是有一点还需再努力”
之类的话。
两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总是埋怨孩子的父母看到的是一个不争气而失败的孩子,而常常鼓励孩子的父母却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而成功的孩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作为盗墓贼的儿子,他没想到,第一次挖坟掘墓,刨的却是他爸的坟,然而是一座空坟。女真疑冢,苗疆禁地,古辽迷雾,绝壁雪山他一路追寻父亲的足迹,却深陷进萦绕千年的危险迷团。每个人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