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息1(第1页)

太息[1]

banner"

>

陈恭尹

高台为陆沼为尘[2],一半扬州是海滨[3]。

白鸟自飞烟水上,青山不似乱离春[4]。

松楸永隔兴哀地[5],陌路多逢太息人。

共道君恩怜物命[6],不教鱼鳖近居民[7]。

注释

[1]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

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

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

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

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十五卷,词一卷。

太息:1659—1682年清廷为了防范郑成功、张煌言等抗清力量从海上进攻,实行“迁界”

政策,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一律内迁三四十里,烧毁所有船只,严禁下海。

这场史上最严的“海禁”

严重破坏沿海经济,人民困苦不堪。

此诗就是描写这一事件的影响。

[2]“高台”

句:一作“高台为沼陆为尘”

,当为误书。

高台,楼台。

沼,沼泽。

[3]扬州:《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泛指东南沿海地区。

[4]白鸟:海鸥。

乱离:遭战乱,离散逃亡。

[5]松楸:松树、楸树,皆植于坟前。

兴哀地:引起哀伤的地方。

指墓地。

[6]共道:都说。

君恩:皇帝的恩典。

怜物命:爱惜非人物类的命运。

[7]不教:不让。

思考与探讨

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当时的政策有什么样的效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诡墓密码

诡墓密码

作为盗墓贼的儿子,他没想到,第一次挖坟掘墓,刨的却是他爸的坟,然而是一座空坟。女真疑冢,苗疆禁地,古辽迷雾,绝壁雪山他一路追寻父亲的足迹,却深陷进萦绕千年的危险迷团。每个人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