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在西北大学学习与工作的七年
banner"
>
我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先是读了一年多的本科,然后在1979年秋季提前考取了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西北大学经济系任教,直到1984年秋季因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而离开西北大学,前后在西北大学一共学习和工作了七年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首先按照学习的要求认真而系统地研读了《资本论》,甚至研读到了连某些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都能熟背的程度。
当然这个时期也开始大量阅读当时引进的西方经济学原著。
这段时间我虽然是以学习为主,但也开始思考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写了一些在现在看来还并不是很成熟的小论文。
这些论文经过了二十多年,有些已经找不到了,现在还能找到的有:1980年在《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上发表的《试谈按比例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现形式》,1983年在《西北大学学报》第4期上发表的《多劳多得要顾及国家利益和左邻右舍》,1983年在《赣江经济》第11期上发表的《如何处理农村生产队内部的土地级差收益》,1984年在《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上发表的《略论乡镇工业的作用》,1984年在《陕西金融》第3期上发表的《民间借贷——农村金融活动中的一个新问题》,1984年在《经济与管理》第6期上发表的《略论工业企业的招标投标式承包责任制》,1984年在《农业经营管理》第4期上发表的《我国农业水利发展战略初探》。
在西北大学的这段时间我还协助何炼成教授完成了《价值学说史》一书,全书四十余万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本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唯一的科学,并以此来分析人类历史上的相关思想,因而这本书从现在来看,虽然其资料丰富,分析线索也很清晰,尤其是提出了对这些思想家的流派重新划分的标准,但该书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价值思想的批评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所以这本书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
总之,我在西北大学期间,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并没有开始,所以研究工作只能停留在一些基本的经济范畴上,只能停留在一些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小问题上,因而还很难说自己已进入到真正的经济学研究之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