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表现”
(三)结构布局(上)
banner"
>
第一节结构体及其一般态势
一、什么是结构体
将戏剧核通过横向、纵向的立体展开,即通过时间、空间的延展,所形成的具体表现影视内容的艺术框架,便成结构体。
结构体是“表现”
阶段关键的一环,影视剧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体设计的优劣。
古今中外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均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当被人问及创作过程中哪一方面最困难时,答道:“故事结构。
我认为这最困难。
一旦结构定了,写作本身——描写与对话——就随流而下了。
[1]”
如果我们把辛格所说的“故事”
作广义的理解,那么,这段话无疑是深味小说、影视剧作等艺术创作的甘苦之言。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引用托尔斯泰的话亦如是说:“组织材料是最困难的任务:有时细节会使作家离开主题,有时相反,主要的东西没有具体地体现到必要的形式中。”
那么,怎样才能理想地完成这个“最困难的任务”
呢?我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话可资借鉴:“作传奇者,不宜率急拈毫。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2]
这段话说得好。
为什么不少人写剧本,确实处心积虑、惨淡经营了,而成品却不为人们接受?不是细节不精,不是情景不美,只在于——“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
因此,在具体动笔写作剧本之前,必须缜密地谋篇布局,对结构体作一番认真的匠心设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