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六讲穆索尔斯基
banner"
>
一、穆索尔斯基的生平与创作
穆索尔斯基
1839年3月21日,穆索尔斯基生于普斯科夫省的卡列沃,家境优渥,6岁起他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1849年入圣彼得堡著名的罗帕甫洛夫学校就读,1852—1856年进入禁卫军士官学校学习,同时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
毕业后,穆索尔斯基到军队服役,并结识了斯塔索夫、巴拉基列夫等人。
1858年,穆索尔斯基辞职离开军队,开始在巴拉基列夫的指导下进行音乐创作,并最终成为“强力集团”
的主要成员。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之后,穆索尔斯基回到家乡解放农奴,散发家产,回到圣彼得堡后继续从事创作。
1867年,穆索尔斯基写出了管弦乐曲《荒山之夜》,这部作品以绚烂的管弦乐色彩而闻名。
1869年,穆索尔斯基完成了其歌剧代表作《鲍里斯·戈东诺夫》,然而,帝国剧院却以种种理由拒绝上演这部作品,穆索尔斯基只能不断修改,直到1874年才得以首演,并受到欢迎,但评论界却对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有不少批评与指责。
从1873年开始,穆索尔斯基又投入到新歌剧《霍凡斯基之乱》的创作之中,然而,在士官学校就养成的酗酒恶习使穆索尔斯基经常无法集中精力作曲,结果这部歌剧的最后一幕是在他去世之后由别人续写完成的。
1874年,穆索尔斯基完成了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该作品在和声、曲式与钢琴织体方面都有所创新,后来有很多作曲家都为《图画展览会》配器,其中以拉威尔的版本最为著名。
除了管弦乐曲、歌剧之外,穆索尔斯基还写过不少歌曲,其中1879年完成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就非常出名。
晚年,丧失了固定收入的穆索尔斯基依靠作曲为生,穷困潦倒,1881年3月28日穆索尔斯基在圣彼得堡去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