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列夫托尔斯泰(第1页)

列夫·托尔斯泰

banner"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伟大作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63—1869)和《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堪称世界小说的巅峰之作,《复活》(1889—1899)则是托尔斯泰一生精神探索的总结。

本书所选《安娜·卡列尼娜》的章节,描写了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相遇及安娜的自杀,列文的农事活动与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

托尔斯泰欣赏安娜的生命**,肯定她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但又认为安娜为追求个人爱情而破坏了家庭,离爱的最高境界“爱他人”

还有距离。

列文是托尔斯泰笔下探索型人物形象的一个发展。

他想通过贵族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使自己的阶级适应时代,进而脱胎换骨。

最后,列文从大自然和农民那里获得启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活着”

,要不断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安娜和列文的心理过程还有明显的差异,安娜侧重于情感的矛盾和斗争,列文则偏向智性思考和顿悟。

托尔斯泰在心理表现的手法上也作了种种探索,安娜临自杀前的心理形态被一些学者认为开启了日后小说中意识流描写的先河。

长篇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精神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贵族涅赫柳多夫在姨妈乡间庄园度假时诱奸了她的养女兼女佣马斯洛娃。

十年后,沦为妓女的马斯洛娃因和一宗投毒案有牵连而被判有罪。

涅赫柳多夫作为审判的参与者,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决心赎自己的罪。

他向马斯洛娃求婚,并为救助她多方奔走。

替马斯洛娃上诉失败后,又随马斯洛娃一起去她的流放地西伯利亚。

本书节选的第一个场景中,无辜的马斯洛娃出庭受审,而造成她堕落的真正罪犯涅赫柳多夫却坐在陪审席上,荒谬的结果在涅赫柳多夫心灵掀起风暴。

第二个场景是追溯十年前二人初次相见时的情形。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精神探索型主人公,他忏悔和赎罪的过程与对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猛烈批判之间具有同构性。

此外,主人公的精神转变被提升到基督教对人类终极意义上的祝福的高度来看待。

主人公精神探索的真诚,那种近乎自虐的灵魂拷问,自觉的人类承担,具有巨大的道义上的力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娇妻养成守则

娇妻养成守则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