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巴尔扎克
banner"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杰出的小说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在1829年以后不到20年创作时间里,共创作了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
长篇小说《高老头》(1834)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1820年前后的法国社会为背景,以外省青年拉斯蒂涅的性格演变历程和高老头之死两条既平行又交叉的线索安排主要情节线索,其间还穿插了伏脱冷等人的故事,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为主要舞台,全景式地展示了巴黎社会生活,真实地勾画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风貌,反映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阶级的冲击,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突出的性格特点,是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贡献。
此外,“人物再现法”
在这部作品中的首次运用也颇值得注意。
本书节选的“两个女儿”
中的部分内容系拉斯蒂涅人生第一课中最重要部分,是他走上野心家的不归路的关键一环。
他本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本性淳朴,聪明而有正义感。
他带着重振家声的重任前往巴黎求学,却被这个大染缸的繁华、虚浮的快乐强烈吸引,进而至于被其俘虏,终而至于在其中载浮载沉。
他赶到他的表亲鲍赛昂子爵夫人府参加舞会,目睹了鲍赛昂子爵夫人情场失意而被抛弃的命运,以及华丽而悲凄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
“真挚的爱情”
斗不过金钱。
从眼前残酷的现实中,拉斯蒂涅已经看清了自身所处社会的本质:有钱便有一切,无钱便失去一切,法律和道德是为穷人设立的,钱财和奢华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
本书节选的“父亲的死”
是小说的最后一章,集中写高老头临死的情境。
这既是整部悲剧的**。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真诚的,但方式却是错误的。
他用金钱建造父爱与父女关系的大厦,到头来却成为了金钱的牺牲品,遭到女儿的无情抛弃。
高老头的死促使拉斯蒂涅下定决心,以自我堕落来换取飞黄腾达。
金钱的支配作用撕破了家庭关系中温情脉脉的面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裸的金钱关系,金钱不仅使得父爱破产,败坏人际关系,也诱使青年人自甘堕落。
这就是“父亲的死”
所要传达的真正内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