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诸稽国
banner"
>
国名:诸稽
方位:今江苏徐州,后浙江诸暨
姓:彭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约商周时期亡于越国
我们知道美女西施是浙江诸暨人,诸暨至今仍有西施殿、范蠡祠、郑旦亭等景点,但诸暨这个地名和周边地区绍兴、萧山、义乌等相比显得格格不入,难以理解其含义。
其实诸暨的得名是先秦时代在这里有个诸稽国,后来“诸稽”
又讹传成了“诸暨”
。
至于为什么叫“诸稽”
,则很可能是崇拜《山海经》中一种叫“诸犍”
的动物。
《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身。
一目,名曰诸犍,善吒,行则衔其尾,居则盘其尾。”
原来是一种妖牛。
那么,这个诸稽国又是怎么到浙江来的呢?
我们在讲述彭国的历史中提到,祝融八姓中有彭姓,彭姓又分化为大彭国、豕韦国、诸稽国,大彭国在江苏徐州,豕韦国在河南滑县,诸稽国在哪里呢?史料阙载。
但在江西靖安出土了一件徐国青铜炉盘,作器者叫“徐令尹者旨型”
,这个人是徐国的令尹,氏者旨,名型。
“者旨”
就是“诸稽”
的半边,在当时应该是通用的,诸稽与彭同属徐地,应该离得不远。
商王武丁时代,大彭国和豕韦国先后被灭,诸稽国大概也是此时被灭,之后辗转到了江南。
江南当时是越族聚居地,其中最厉害的一支就是越国。
诸稽国很可能南迁不久即为越国所灭,越国还一度定都诸稽(后迁会稽)。
安徽淮南出土的一件青铜戈,作器者叫“越王者旨于睗”
,一般认为这个越王就是勾践的儿子兴夷。
此外,越国还有大夫诸稽郢,也是以诸稽为氏。
当然,也有学者如曹锦炎先生根据这些证据认为,越国实际上就是诸稽国南迁后,融合当地土著所建立。
勾践、兴夷等越王都是彭姓诸稽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