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叶零(第1页)

叶零

banner"

>

收到约见邮件时,叶零正埋头于他的小世界进行紧张而愉快的运算。

他盯着发信人的名字反应了几秒,才想起章毅是自己公司的CEO。

至于另一个收件人周璐尔,他从来没听说过。

那段三个人格的描述,在他眼中就是个粗陋的恶作剧。

数据分析师,小镇青年,从小父母外出打工,内向、孤独,一个人长久地待在家里面对着墙壁。

这几项特征描述的确与他相符,但他可不会轻易中巴纳姆效应(4)的圈套。

星座算命那一套能有那么多受众,都是靠巴纳姆效应。

但只要懂一点统计学知识就知道,越笼统的描述打击面越大,与你一样具有这个特征的人就越多,你根本不具有独特性,更别说精准描述了。

没法引用准备的留守儿童数据。

“一个人长久地待在家里对着墙壁”

,他倒是有这个记忆。

他记得夏日黄昏,窗外树枝的影子映在卧室淡黄色的墙壁上,微微摇动。

凉下来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吹拂着他脸上的绒毛,让他觉得温柔,又有点儿痒痒的。

“内向”

,从小到大他都被视为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总是远离集体活动,没有朋友。

“孤独”

,这是外界对他这类人一厢情愿的同情。

人们总是把一个人待着视为孤独,他这种无法与别人建立关系的人简直孤独透顶。

但他可不这么认为,这段一个人的童年片段对他而言美妙绝伦。

日后他很难再找到这样僻静不受打扰的环境,能容许他一个人长久地呆坐。

现在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挤、越来越吵闹。

至于“数据分析师”

,这个岗位的需求量很少,相比于前面几个tag(5),在统计学中这是将范围缩到最小的一个了。

所以他才认为这是一个针对他的恶作剧。

他从抽屉里拿出咨询师给他开的药,上面贴着一张纸片,记录着他每次吃药的时间。

除了8月2日那天,之后的每一次吃药他都有印象。

8月2日正是他目睹李颜死去的日子。

如果这是个恶作剧,制造这个恶作剧的人必定在他周围,离他很近,熟知他的职业,知道他近期经历过的重要的事。

他没有朋友,连称得上熟人的人都没几个,更不会向人诉说自己的生活了,除了咨询师。

这么一排除,他觉得唯一可能制造这个恶作剧的,只有那位咨询师了。

他答应了见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