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暮气的出世哲学
banner"
>
服食养形,冶炼黄金,按摩导引一类的神仙方术,虽然含有不少的幼稚迷信,然而其中事事都含有自然科学的种子,都可说是医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的祖宗。
我们试翻《淮南万毕术》(茆泮林辑本)的残章断句,都可以想见此种方术之士确是在那里寻求自然界的秘密。
搜集民间的经验知识,作物理的试探。
此种向外的寻求,尽管幼稚荒谬,往往可以走上科学发明的道路。
不但阿刺伯与欧洲的学术史可以证明比象,即论中国古来的一点医术、药物学、冶金术的知识,其中大部分何尝不是这班方术之士的遗赐?不幸这种向外的寻求一变而成为向内的冥想,幼稚的物理试探一变而为暮气的出世哲学,这才是走上万劫不复的死路上去了。
试问“恬然无思,澹然无虑”
,“不学而知,不为而成”
,“形若槁木,心若死灰,忘其五藏,损其形骸”
,“存而若亡,生而若死”
,——试问这种理想能带我们走到哪种去?为什么不做活泼泼的人却要歆羡那“存而若亡,生而若死”
的槁木死灰境界?为什么不住这现实的人世界却要梦想“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遨于无形埒之野”
,“上游于霄霓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
?
故这种暮气的出世哲学的完成,乃是中国民族的思想大踏步走入中古世界的信号。
这时候印度的
宗教还不曾开始征服中国。
然而中国人已自己投人中古的暮气里去了。
中国人已表示不愿做人而要做神仙了,不愿生活而愿意“存而若亡,生而若死”
了!
(《淮南王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