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墙上的符箓与心中的鬼
banner"
>
——现在的许多标语,大都有个褒贬的用意:宣传便是宣传这褒贬的用意。
说某人是“忠实同志”
,便是教人“拥护”
他。
说某人是“军阀”
,“土豪劣绅”
,“反动”
,“反革命”
,“老朽昏庸”
,便是教人“打倒”
他。
故“忠实同志”
、“总理信徒”
的名,要引起“拥护”
的分。
“反动分子”
的名,要引起“打倒”
的分。
故今日墙上的无数“打倒”
与“拥护”
,其实都是要寓褒贬,定名分。
不幸标语用的太滥了,今天要打倒的,明天却又在拥护之列了;今天的忠实同志,明天又变为反革命了。
于是打倒不足为辱,而反革命有人竟以为荣。
于是“名教”
失其作用,只成为墙上的符箓而已。
两千年前,有个九十岁的老头子对汉武帝说:“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两千年后,我们也要对现在的治国者说:
治国不在口号标语,顾力行何如耳。
一千多年前,有个庞居士,临死时留下两句名言:
但愿空诸所有。
慎勿实诸所无。
“实诸所无”
,如“鬼”
本是没有的,不幸古代的浑人造出“鬼”
名,更造出“无常鬼”
,“大头鬼”
,“吊死鬼”
等等名,于是人的心里便像煞真有鬼了。
我们对于现在的治国者,也想说:
但愿实诸所有。
慎勿实诸所无。
末了,我们也学时髦,编两句口号:
打倒名教!
名教扫地,中国有望!
(《名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