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要留有余味(第1页)

要留有余味

banner"

>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这是大家熟知的陈毅同志的一首诗。

这首诗,看来写的是青松,其实是在写人。

陈老总通过对青松的歌颂,使我们联想到千万风流人物。

这首诗,为什么能引起我们那么多的联想?原因之一在于这首诗余味很浓。

诗歌,本来就不应该把话说完,而要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余地,这才是好诗。

可惜我们有些作者,却忽视了读者的联想。

他们言之唯恐不尽,写来只怕不细、不全,他们不懂得用形象来引起读者的想象,引起作者与读者的感情交流。

一首好诗,其实是作者和读者“合作”

之下完成的。

这就是说,作者虽然不能代替读者去想象,却能够,而且应该引起读者的想象。

艺术上的含蓄、余味无穷,就是如此。

这是诗歌创作不可忽视的方面。

其实,艺术创作都是这样的。

徐悲鸿只在纸上画了一匹奔马,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许多东西。

我们会联想到人欢马叫;也会由马的奔驰,联想到人民必然会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如此等等。

由此可见,人们靠脑子联想出来的(意会),有时会比靠眼、耳得来的(言传)更丰富、更美。

如果我们的作者,在诗中把意境、感情说完,不给读者想象的余地,那么,其结果反而会画蛇添足,失去诗味。

请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娇妻养成守则

娇妻养成守则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