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记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
banner"
>
这本书是我过去13年的读书笔记,经常有朋友问我一年读多少本书,我借整理这本笔记的机会,做了一下统计:过去13年我读了515本书,平均一年40本。
其中花时间最长的是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387天读完;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92天读完;伏尔泰《风俗论》,223天读完;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08天读完。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8天读完;希罗多德《历史》,54天读完。
读的遍数最多的是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了5遍。
2017年读书最多,78本;2010年读书最少,11本,那一年我身体不好。
总的说来,平均一年读40本书比较正常。
我有时听人说一年读两三百本书,我很羡慕,如果我退休了,我也可以读那么多了。
读书差不多是我的唯一爱好,我常想我还有没有其他爱好,比如我的第二爱好是什么?是旅游吗?不是,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但是行万里路远不如读万卷书,因为旅行只是空间上的,而读书不仅可以跨越时间,还可以进入往圣先贤的脑海。
康德一生没有走出他的家乡,但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如果要再找一项爱好,那我从事得最多的休闲娱乐就是打高尔夫球了,平均一个月一次。
所以打了十几年,也进不了一百杆。
一定要说一个第二爱好,那就是和朋友喝酒聊天了。
朋友和书一样,古人讲人的进步,就是靠两样:读书和交友,良师益友。
我读书通常是两本书同时读,一本轻松的,通常是历史;一本比较难啃的,比如是哲学。
轻松的书,用来休息。
难啃的书读累了,就读轻松的那本来放松休息。
哲学书则一定精读,要读两遍半——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读。
一个章节先通读下来,再读第二遍,把第一遍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再前后联系琢磨一下;之后是最后半遍,把前面画的重点抄录下来,有时加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这本《华杉读书笔记》,就是这些抄录和评注的集子。
这本书的读者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关注我的朋友,喜欢读我写的其他书的人,和他们分享我的读书笔记;另一个是我自己,整理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复习功课。
世间之乐,读书最乐;独乐乐不如同乐乐,是为后记。
华杉
2023年6月18日于上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