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民初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banner"
>
现代政党主要的是基于经济利益,是他们出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结成的政治集团。
在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的改观,这时的政党主要的不是基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取决于政见的不同。
试想,在政见根本不同的前提下,依靠政党政治进行有序的斗争只能化为泡影。
易言之,政党政治至少在当年并不合乎中国国情。
在推翻满清“专制”
政权后,中国人确实渴望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率的民主政府。
民国初年政党社团的蓬勃兴起,正是这种愿望的最直接反映。
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发育得不成熟,政党政治在民国初年的尝试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这不仅堵塞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而且因其失败的原因过于复杂,从而又为20世纪中国拒绝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实例”
和口实,使相当多的中国人打心眼里相信民主政治、政党政治、议会政治不合乎中国国情,中国的现代化不可采取先发国家的经典模式,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更不可采取先发国家的民主道路,而只可另辟途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的现代化道路。
这种判断从本质上说当然并无大错,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当然无法完全照搬先发国家的经典模式。
但是,现代化作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它必定需要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在这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独具一格,而必然要具有先发国家现代化的某些共同特征。
尤其重要的是,20世纪中国拒绝政治民主化的“实例”
和口实的前提并不一定充分和完备。
也就是说,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民主政治不合乎中国国情,而是别有原因在。
它的原因可能还不足以构成中国人拒绝政治民主化的充分理由。
因此,深入探讨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失败的真实原因,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乃至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来说,可能并非毫无意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