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寄怀实秋(第2页)

第48章寄怀实秋

banner"

>

阅读指导

思乡,是每一个刚到异国他乡的人必然的情感反应,可似乎没有谁有如闻一多那样,思乡心切,魂不守舍。

《寄怀实秋》是闻一多表达思乡情浓的一首代表作。

泪绳捆住的红烛,

已被海风吹熄了;

跟着有一缕犹疑的轻烟,

左顾右盼,

不知往那里去好。

啊!

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

在黑暗底严城里,

恐怖方施行他的高压政策:

诗人底尸肉在那里仓皇着,

仿佛一只丧家之犬呢。

莲蕊间酣睡着的恋人啊!

不要灭了你的纱灯:

几时珠箔银绦飘着过来,

可要借给我点燃我的残烛,

好在这阴城里面,

为我照出一条道路。

烛又点燃了,

那时我便作个自然的流萤,

在深更底风露里,

还可以逍遥流**着,

直到天明!

莲蕊间酣睡着的骚人啊!

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

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哦!

在诗的第一节,诗人的彷徨无助令人同情。

诗人哀叹自己“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黑暗底严城和莲蕊。

“黑暗底严城”

是诗人对生活环境的自况。

而更触动闻一多的,是美国人对待华人有意无意的蔑视,让诗人感到深受侮辱,“丧家之犬”

是他愁闷心理的真实写照。

这时,诗人充满希望的目光掠过太平洋,望向了大洋彼岸的清华园,望向了他的朋友们。

那是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恋人们在莲蕊的清香中无忧无虑地酣睡着,这和仓皇的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期盼朋友们,“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几时珠箔银绦飘着过来,可要借给我点燃我的残烛,好在这阴城里面,为我照出一条道路。”

在美国的几年,朋友间的相互唱和、书信往来是他旅途孤寂心灵最大的慰藉。

朋友们的信件固然是情感的安慰,同时也让诗人和他深爱的故乡、祖国情感联系更为紧密。

那样,即使做一个自然的流萤,“在深更底风露里,还可以逍遥流**着,直到天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