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红线毯
banner"
>
新唐书肆壹地理志宣州宣城郡条列举土贡中有:
丝头红毯。
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
」之红线毯也。
据旧唐书壹肆宪宗纪上云:
[元和二年六月]癸酉,东都庄宅使织造户并委府县收管。
知地方政府亦管有织造户,此类红线毯乃宣州所管织造户织贡者。
又元和郡县图志贰捌宣歙观察使宣州条云:
开元贡白纻布。
自贞元后。
常贡之外,别进五色线毯及绫绮等珍物,与淮南两浙相比。
通典陆食货典所列玄宗时天下诸郡每年常贡云:
宣城郡。
贡白纻布十匹。
今宣州。
旧唐书壹佰伍韦坚传(新唐书壹叁肆韦坚传同。
)略云:
天宝元年穿广运潭,二年而成。
宣城郡舩即空青石纸笔黄连。
寅恪案:唐代初期以关东西川为丝织品之主要产地。
迨经安史乱后,产丝区域之河北山东,非中央政府权力所及,贡赋不入。
故唐室不得不征取丝织品于江淮,以充国用。
由于人力之改进,此后东南遂为丝织品最盛之产区矣。
如宣州者,当开元天宝之时,其土贡为葛属之纻布,其特产并无丝织之绫??等物,(唐六典叁户部郎中员外郎条下所列十道贡赋内,宣州亦贡绮。
然必不重要。
故韦坚陈列江南诸郡珍货之舩,宣城之舩无绮也。
)而至贞元以后,遂以最精美之丝织线毯着闻,乃其尤显着之例也。
观于此,亦可以知政治人事之变迁与农产工艺盛衰之关系矣。
可参阅下缭绫条。
白氏长庆集贰陆送侯权秀才序云:
贞元十五年秋,予始举进士,与侯生俱为宣城守所贡。
明年春,予春官中第。
寅恪案:白氏长庆集贰壹有宣州试射中正鹄赋及窻中列远岫诗,即乐天于贞元十五年应宣州试者。
盖乐天于贞元中曾游宣州,遂由宣州解送应进士举也。
是以知其红线毯一篇之末自注所云:
贞元中宣州进开样加丝毯。
乃是亲身覩见者。
此诗词语之深感痛惜,要非空泛无因而致矣。
诗中「织作披香殿上毯」句,「披香殿」甩飞燕外传故事。
此类红线毯自为供后庭之饰品者,此语其为泛用古典欤?抑更有所专指耶?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者,盖毯本以毛织成,而红线毯乃以丝为之,是兼太原毳缕毯与成都锦花褥之长,而无其短,殆同于今之所谓丝绒者。
其工艺之精进可知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