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消失前驻足·
banner"
>
我们来读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时候的很多愁是非常具体的。
比方说我们前面讲到的《王风·君子于役》,就是一种期待的落空,一种希望泯灭的惆怅。
比如刘方平的《春怨》,到了黄昏,产生了年华逝去的悲哀。
《河湟旧卒》里的黄昏就不只和青春有关了,还有整个生命的大终结。
这些都是黄昏容易引发的情绪。
在李商隐这首诗里,具体是一种什么愁呢?他没有说。
他只是说自己“向晚意不适”
,到了傍晚,不开心了。
于是“驱车登古原”
。
古原,就是乐游原。
乐游原是长安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到了乐游原,可以看到整个长安城。
大概他想到乐游原上去散散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当他到了古原上之后,他面对的是什么呢?他面对的是即将落下的夕阳。
纪昀说这首诗“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
(《玉谿生诗说》)。
这首诗可以和时代有关。
我们站在后人的视角去看,我们知道李商隐是晚唐的诗人,唐朝正处在衰落的时期,不久就要灭亡了。
可能他在当时也会有这种敏感,会意识到时代是下沉的。
“乌衣巷口夕阳斜”
,“落日秋声渭水滨”
,“古槐疏冷夕阳多”
……夕阳下落的轨迹和时代的轨迹重合在了一起。
这首诗里可能也有所谓的“沉沦之痛”
。
这首诗也可以和李商隐个人的生命有关,可以是一种年华迟暮的落寞。
他可能感受到自己正走在生命的黄昏里,自己也终将走向死亡这个必然的终点。
而他还有很多没有实现的理想,这些可能都没有机会去实现了。
这首诗也可以和美有关。
在这样一个时刻,李商隐感受到了一种美。
他说,“夕阳无限好”
。
夕阳是美的,夕阳下的景色也是美的。
“烟树人家,在微明夕照中,如天开图画。”
(俞陛云《诗境浅说》)虽然这种美并不持久。
刘永济说:“作者因晚登古原,见夕阳虽好而黄昏将至,遂有美景不常之感。”
(《唐人绝句精华》)但是在李商隐的生命中,这种美曾经存在过,而他也在落日消失之前为它驻足片刻,我想这就足够了。
人的生命其实和夕阳一样,是短暂却美好的。
时间不能为我们停留,我们却可以在美的面前驻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天脉大陆,以武为尊,强者至上。小侯爷陈少风本无忧无虑,一场订婚使他不得不走一条别样的道路。山海图,得惊世传承,筑霸道路,踏天脉,破天地,成就巅峰战神。...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