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色厉内荏:行事正义才能内在强大
banner"
>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这句话产生了一个成语:色厉内荏。
“色”
是外在的表现,“荏”
是白苏,一种可以食用的草,这里比喻软弱。
色厉内荏,比喻外在强悍吓人,内里却懦弱不堪。
“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假如用小人来做比喻,就好像那些穿窬之盗。
“穿窬”
,就是在墙上打个洞;“穿窬之盗”
,便是爬墙挖洞的小偷。
历史上,吕布、袁绍是典型的色厉内荏。
外在看起来很厉害,仪表堂堂、武力过人,打仗也很勇猛,可谓杀人不眨眼。
但他们其实是靠杀人来维持自己的强硬,显示自己的手段,实际上内心不够强大。
黔驴技穷、虚张声势都与色厉内荏有差不多的意思。
在《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有点害怕。
听到驴叫,老虎大骇而远遁。
老虎多番试探,都不敢对驴动手。
直到驴发怒,踢老虎,踢了几次,老虎都没发现驴有什么大本事,就发动攻击把驴吃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本事的人往往色厉内荏,看起来吓人,其实不堪一击。
在反腐专题片中,贪官在位时姿态做派高高在上,一旦被调查,内心因做坏事而长期积蓄的痛苦和虚弱瞬间爆发出来,痛哭流涕。
一个人如果做的是正义的事,心存正气,那么他在任何处境下都会淡定从容、坦然自若。
这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
贪官往往表现得色厉内荏,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坏事,又怕别人知道,所以做出各种姿态来掩盖。
遇到小偷、强盗,为什么“路见不平一声吼”
他们就落荒而逃了?因为他们做的是坏事,心虚胆怯。
而正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
一个人深明大义、心怀坦**、行事光明,内心自会有强大的支撑力。
我们去了解一下抗日战争的历史,便知道很多仁人义士在惨遭迫害、面对死亡时凛然不惧。
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正是人性的光辉、正义的力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