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下有道 遵循管理制度才能走得更远(第1页)

天下有道:遵循管理制度才能走得更远

banner"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说,如果天下有道,政治清明,那么制定礼乐、征伐战略,都是由天子来主持。

如果天下无道,整个世道乱了,那么礼乐征伐则由诸侯把持。

东周的时候,周天子大权旁落,春秋五霸把持天下,纷争四起,战乱频发。

如果礼乐征伐都是从诸侯出的,最多传下来十代,差不多就没有了。

更糟糕的是连诸侯都没有权力,比如像鲁公,基本上没什么权力,都是大夫说了算,也就是季孙氏说了算,那么“五世希不失矣”

季文子得政以后,到桓子也就是五世,最后他们被家臣阳虎所囚。

整个季氏内部发生了叛乱。

阳虎权倾一时,基本上到第五代也就不行了。

“陪臣执国命”

,大夫的家臣叫作“陪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阳虎这样的人造反”

“三世希不失矣”

,最多三代,一定消亡。

孔子分析,如果天下有道,那么政权不会落到大夫手里;如果天下有道,老百姓也不可能议论纷纷,没有那么多糟糕的言论。

中国历史上对于风闻很重视,尤其是宋朝,有谏官制度。

谏官的责任就是收集市井风闻,听到民众对皇帝提出了批评,或者对大臣提出了批评,都可以上朝启奏、弹劾。

因为庶人议与不议,关乎天下是否有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