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感叹推行仁的难(第1页)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感叹推行仁的难

banner"

>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我觉得都讲得通。

第一种理解是,这段话是孔子的感叹。

孔子叹道:仁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啊!

民对于仁的追求,就像对于水和火一样——人能离开水吗?能离开火吗?仁对于老百姓来说,比水和火更加重要。

水与火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但我们经常会被水和火伤害,不小心被淹死,或者被烧伤。

而仁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却不会像水火一样伤人,多么美好!

如果这样理解,孔子所强调的是仁的重要性和美好程度。

第二种理解是,古人对水和火天然有一种恐惧感,如果把水火当作惧怕的对象,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老百姓真是想不通啊。

老百姓提到仁,就好像提到水火一样,避之不及。

但是,为什么要害怕仁呢?我们这么怕水火,都有人愿意赴汤蹈火,为了冒险、为了获得财富,去跋山涉水,甚至刀口舔血。

但是“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没有人愿意为了实践仁而付出生命。

如果这样理解,孔子是表达了对老百姓的失望。

我觉得这两种解读都有道理,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解读。

孔子所感慨的并不是仁的宝贵、稀有、难得,孔子所感慨的,是老百姓对于仁不够重视、不够尊崇,他只见过人们“蹈水火而死”

,却没有见过谁为了实践仁而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诡墓密码

诡墓密码

作为盗墓贼的儿子,他没想到,第一次挖坟掘墓,刨的却是他爸的坟,然而是一座空坟。女真疑冢,苗疆禁地,古辽迷雾,绝壁雪山他一路追寻父亲的足迹,却深陷进萦绕千年的危险迷团。每个人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