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什么接种疫苗了还是会感染
banner"
>
接种了疫苗,就等于一劳永逸了吗?
当然不是的。
很多家长来找我问诊的时候,会问:“我家孩子明明已经打过手足口疫苗了,为啥还是会得手足口病?疫苗没有效果吗?”
疫苗当然是有效果的,但我们前面说了,接种一个类型的疫苗只能防止一种类型的病毒感染,接种EV71疫苗也只能预防由EV71感染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
一个疫苗只能“管”
一个坏蛋,不能一网打尽。
我们让孩子注射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最危险、最有可能引起重症的病毒,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孩子还是有可能得手足口病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两年内得了三次手足口病,这就是由于感染不同菌株而导致的。
当然,接种疫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疫苗只能预防一类病毒感染,但却能极大地降低孩子出现重症的风险。
出现哪些情况,孩子需要及时就医呢?
(1)孩子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具体说就是安静状态下呼吸,5岁以上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1~5岁超过40次/分,2~12月龄的孩子大于50次/分。
如果孩子持续或者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者困难,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脱水表现,通常孩子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
孩子精神状态萎靡的时候要警惕脱水的发生,必要时及时就医。
(7)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