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工作室运营半年后,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苏晴的作品风格更加稳定,拥有了固定的收藏群体,也开始尝试开设一些小型的工作坊,反响很不错。
一个平静的下午,苏晴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的国际邮件。
拆开,是一张印着摩天大楼夜景的明信片,背面是沈岚洒脱不羁的字迹:
“小太阳,展信佳。
纽约的节奏快得像打仗,但很有趣。
看到了很多顶尖的作品,认识了很多疯子一样的天才。
偶尔还是会想起国内那碗吃不上的牛肉面。
看到你的‘熹微’和‘破茧’了,很棒,真的。
就知道你没问题。
一切安好,勿念。
祝:光芒万丈。
岚”
随信附赠的,是一小盒纽约MOMA艺术商店买的限量版颜料。
苏晴拿着明信片和颜料,心里暖暖的,又有一丝怅然。
她想起了沈岚离开时洒脱的背影,想起了陈悦沉默的眼泪。
她给沈岚回了邮件,简单说了近况,感谢她的礼物,并附上了几张工作室的照片。
在邮件末尾,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写道:“和陈悦姐还有联系吗?她似乎……一直不太开心。”
几天后,沈岚回复了,邮件很简短:“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勿扰。”
苏晴看着这行字,明白了沈岚的态度。
她选择了彻底放手,不打扰,是她对陈悦最后的温柔和尊重。
她叹了口气,关掉了邮箱。
有些故事,注定没有结局。
而陈悦,在一次和苏晴的下午茶中,也淡淡地提起了这件事。
她的神色平静了许多,只是眼底深处,还藏着一丝未能完全消散的落寞。
“这样也好。”
陈悦搅拌着杯中的拿铁,轻声说,“距离太远,差距太大,勉强在一起,两个人都会很累。
她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适合她的。”
她抬起头,对苏晴笑了笑:“我也在试着接触新的人了。
家里介绍了一个大学的老师,人很温和,也挺聊得来。
慢慢来吧。”
苏晴看着陈悦,心里有些酸涩,又为她感到高兴。
能够平静地放下,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和强大?
故事的走向,没有轰轰烈烈的结局,只有现实主义的平淡收场。
它提醒着她们的坚持和幸运并非理所当然,也让她们更加珍惜彼此能携手同行的每一天。
遥远的问候,带来了旧友的消息,也带来了对当下的反思和珍惜。
她们更加确定,要紧紧抓住身边人的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